close

生病吃藥是大多數人的選擇
以前的我也是如此
藥品的副作用對我造成極大影響
最後一段話可正中我之前尋找
認為可以幫助我治療我的想法"看這家才有效,別家都沒效"
本來只想截取一段分享給大家
但每一段話我都認為很重要,實在無法截取
所以請各位花些許時間了解"吃錯藥會侵蝕你的健康"



常吃感冒藥嗎?小心吃錯藥會侵蝕你的健康...

<<摘自康健雜誌>>......

 
 

    一個小男孩走進新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鄭敬楓的診間,他全身長毛
而且身材矮小,「一看就知道長期服用類固醇,」鄭敬楓談到病人覺得不忍心。

   因為類固醇可以在短時間內降低發炎的反應(例如發燒、喉嚨痛),很快地
就讓病患感覺很舒服,是許多診所醫生贏得「醫術好」的秘密武器。

  但是長期使用的結果,會產生許多的副作用,例如:抑制發育、多毛症、滿月臉、
水牛肩、骨質疏鬆、高血壓、白內障、局部皮膚萎縮、血管擴張、黴菌感染等,反而得不償失。

除了類固醇,強效的止咳藥可待因(codeine)及抗生素(antibioitics)也是必須注意的陷阱
可待因的止咳效果很強,但是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成癮,而且有痰的時候服用可待因,
會讓痰咳不出來,可能造成肺炎。就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啟哲所知,
「在醫學中心除了複方咳嗽藥水外,很少耳鼻喉科醫師單獨開出codeine這個藥方。」

診所醫師也都明白可待因強力鎮咳的後遺症,但為了迅速止咳,又要避免肺炎的發生,
有些會同時加開抗生素做為預防。

但是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結果,會產生抗藥性,嚴重者可能造成「細菌無藥可治的情形」
德音診所院長鄭文生警告。

黃啟哲的臨床觀察發現,「70~90%的第一線抗生素,對於台灣民眾的鼻竇炎已經都無效了」
他感慨地表示「細菌被愈養愈毒。」

小孩感冒沒人敢用阿斯匹靈
另外,大家所熟悉的阿斯匹靈(Aspirin),「幾乎沒人用在感冒了,」黃啟哲表示,
尤其是小孩子。因為它很容易引起一些用藥後的過敏現象,而且一發生就很嚴重。另外,
若是病人感染的是水痘或呼吸融合病毒,一開始很難與一般感冒區分,若服用阿斯匹靈會產生
「雷氏症候群」(Reye's syndrome )會造成中樞神經的後遺症,影響學習能力及智商
所以18歲以下的孩子感冒,不要服用阿斯匹靈。

鄭文生以多年來的執業經驗提醒民眾,小心你及家人的感冒藥,不要出現下列的成分:
●類固醇:當見的藥名有steroid、betamethasone、prednisolone、decadron等。

●抗生素:常見的標示有盤尼西林、紅黴素、頭孢子素……,鄭文生提醒「只要是『XX西林』
、『X黴素』、『XX素』、英文字尾是『mycine』、『cillin』的都要小心。」

●阿斯匹靈:大部份的醫生及藥師都知道阿斯匹靈用在感冒的嚴重性,所以不會亂開。
但是民眾自行買藥,要特別注意。

身為開業醫的鄭文生表示,「民眾求快好」和「醫生下猛藥」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
他呼籲民眾:

1.了解感冒的病程,不要求快:在民眾「愈快好,愈厲害」的認知下,開業醫生為了在市場
上生存,只好「下猛藥」鞏固招牌。但是感冒的病程差不多是一個星期,用強效藥把症狀壓制
,並不代表病好了

2.感冒不一定要打針:尤其是小孩子,「因為對藥物的反應較激烈,而且無法追蹤過敏史,」
鄭文生表示,除非是無法吃藥的情況(例如嘔吐、疹性咽喉炎),
「大人也是要看症狀,不要動不動就要求打針。」

3.不要一個醫生看了沒效,又看第二個、第三個:在固定診所建立完整的病史,較容易診斷出
慢性的疾病(例如過敏性鼻炎),不會被當成感冒治療,而且醫生也較能追蹤長期服藥的劑量,
避免嚴重的副作用。

4.拒絕不明成分的藥品:例如許多在廟前、開著車來叫賣的黑藥丸,其實主要成分是類固醇,
只是做成中藥的型式,讓民眾誤以為「藥效較溫和」。

辨識藥品對於一般民眾是一件困難的事,鄭敬楓說,一個簡單的方法是,
「看這家才有效,別家都沒效,可能就要小心這家了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芊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